衡阳本科学校共有6所,名单分别为衡阳师范学院、南华大学、湖南工学院、南华大学船山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衡阳师范学院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本科 | |
2 | 南华大学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本科 | |
3 | 湖南工学院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本科 | |
4 |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 | 湖南省教育厅 | 衡阳市 | 本科 | 民办 |
5 |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 湖南省教育厅 | 衡阳市 | 本科 | 民办 |
6 |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 湖南省教育厅 | 衡阳市 | 本科 | 民办 |
衡阳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湖南省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王船山(王夫之)故里、蔡伦家乡所在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衡阳市,地理位置优越,北望南岳衡山,南接奔腾湘江,京广铁路、武广高铁、湘桂高铁、京珠高速、衡枣高速、衡邵高速、衡炎高速等环绕四周,距高铁衡阳东站2公里,距南岳机场20公里。学校办学历史肇始于1904年创办的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百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恽代英、张秋人、蒋先云、黄静源、黄克诚、江华、陶铸、张经武、张平化、张际春、曾希圣、唐天际、周里、秦光荣、盛荣华、杨旸、汪瀛、樊芬芳等是我校校友的杰出代表。
进入新时期,学校抢抓机遇,发展进入了快车道。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衡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衡阳师范学院。2001年2月,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并入。2006年学校以17个A的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和“文明高校”,东、西两个校区面积共2166亩。现有20个学院,53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学生2.1万多人,面向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拥有6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8个“十三五”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分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3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拥有1个国家级、6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教育部—凤凰卫视·凤凰教育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3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5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12门省级精品课程,9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4个省级优秀教研室。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现有教职工1300多人,专任教师980多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40多人(二级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0多人,另有在读博士60多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00多人。有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省级教学团队。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芙蓉学者”讲座教授、省新世纪121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社科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等共100多人。外聘院士、国内外专家200多人。
学校大力加强科研工作,科研实力逐年增强。近年来,学校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教研项目60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0多项;主持教育部“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6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00多部;获各级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100多项;获发明专利80多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教育部两届“优秀特色科技期刊”、“湖南省资助优秀理论期刊”,“船山研究”栏目获教育部名栏建设项目。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已招收多批外国留学生。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近年来,获得40多项国家留学基金、湖南省海外名师和省级引智项目,教师赴国外高校接受培训、学生暑期赴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加海外大学的国际交换生计划等一系列合作办学项目正在积极开展。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着力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优秀教师,同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是中国高教学会地方院校教师教育联盟主席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单位、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成员单位,积极推进协同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实施“一师范专业对接一省级示范中学、一非师范专业对接一国内一流企业”转型发展战略,20个项目获批为教育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地市州教育局、名优特中学及中兴通讯、凤凰卫视、深圳通拓科技公司、湖南海利化工、北方光电等300多家单位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学生参加奥运会、亚运会、创新创业竞赛、各类学科竞赛获奖950多项,获得专利30多项,考取研究生1400多人。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办学质量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南华大学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由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是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学校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现有红湘和雨母两个校区。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弘扬“勤勉务实、甘于奉献、刚健自强、敢为人先”的南华精神,始终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推进事业全面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依据“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明确了“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确立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形成了以工学、医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直属学院24个,直属型附属医院4所,协作型附属医院11所,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25个。设有本科专业7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种;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学校面向全国(含港澳台)以及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招生。现有学生5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3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00余人,国际学生4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近1万8千人。
校本部现有教职工2316人,其中专任教师1419人;直属型附属医院临床教师2947人。共有教授、主任医师等正高职称人员398人,副高职称人员1233人;有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部省级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14个;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100余名,有省部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专家等220余名。
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卓越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教育基地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3门。有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29个,综合性实习基地347个。
学校拥有核能与核安全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全国首批国家核应急宣传和培训基地、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队、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22个、湖南省院士工作站3个、其他各类省级科研平台/基地21个、行业重点实验室13个;拥有国家国防支撑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学校先后承担“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部重大专项、国防基础研究计划、核能开发专项等科研项目20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0多项。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成立了由省部政府机构、核工业四大央企、大型科研院所、大型三甲医院、大型企事业单位等组成的董事会;与国际组织和国内外近10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
图书馆纸质藏书26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数字资源352TB,其中电子图书78.5TB。学校主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
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是湖南省文明单位、国防教育基地、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60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近25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一批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省部级领导、行业领军人物等为代表的优秀校友。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装备制造、金融管理等行业,成为所在单位技术、管理骨干,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文明和进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桂林公办大专只有1所,即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该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被誉为桂北革命的摇篮。
朝阳的大专院校只有1所,即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该校是一所涵盖教育、装备制造、矿物、电子信息、化工生物、财经、旅游、文化艺术等多个专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广元的大专院校共有3所,名单分别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省唯一一所电子信息类公办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四平本科学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其中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院校。
贵阳本科学校共有18所,名单分别为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等。
潍坊市没有211大学,全国共有116所211工程大学,其中在山东省的共有3所,名单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0年新疆高考安排在7月7日-7月8日,高考考试科目分为文理科,文科考试科目有语文、文科数学、外语、文综;理科考试科目有语文、理科数学、外语、理综,各自总分均为750分。
固原专科学校只有1所,即固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一所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鉴定、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首批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
营口的大专院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其中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是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
呼和浩特的大专院校共有14所,名单分别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
2020年河南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厦门211大学共有1所,即厦门大学,该校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漳州市的大专院校共有5所,名单分别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其中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为民办专科学校。
厦门公办大专共有2所,名单为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其中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是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培育项目、福建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苏州没有985大学,苏州共有24所高校,其中本科高校为7所、专科院校为17所,本科院校名单有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
辽宁公办大专共有41所,名单分别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营口职业技术学院、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
2020年内蒙古高考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固原本科学校有1所,即宁夏师范学院,该校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院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之一,为宁夏首所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学校。
石家庄的大专院校共有25所,名单分别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等。
阜新公办大专只有1所,即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该校始建于1958年,是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原为阜新师范专科学校, 1993年4月更名为阜新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