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51所专科学校,名单分别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黎明职业大学、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具体完整院校名单见下表。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专科 | 公办 |
2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漳州市 | 专科 | 公办 |
3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龙岩市 | 专科 | 公办 |
4 | 黎明职业大学 | 福建省 | 泉州市 | 专科 | 公办 |
5 |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福州市 | 专科 | 民办 |
6 |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专科 | 公办 |
7 |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南平市 | 专科 | 公办 |
8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专科 | 公办 |
9 |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三明市 | 专科 | 公办 |
10 |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泉州市 | 专科 | 公办 |
11 |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厦门市 | 专科 | 公办 |
12 |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专科 | 公办 |
13 |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专科 | 公办 |
14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福建省 | 泉州市 | 专科 | 公办 |
15 |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福州市 | 专科 | 民办 |
16 |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泉州市 | 专科 | 民办 |
17 |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泉州市 | 专科 | 民办 |
18 | 福建警官职业学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专科 | 公办 |
19 |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南平市 | 专科 | 公办 |
20 |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福州市 | 专科 | 民办 |
21 |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厦门市 | 专科 | 民办 |
22 |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厦门市 | 专科 | 民办 |
23 | 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福州市 | 专科 | 民办 |
24 |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泉州市 | 专科 | 公办 |
25 |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专科 | 公办 |
26 |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莆田市 | 专科 | 公办 |
27 |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专科 | 公办 |
28 |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专科 | 公办 |
29 |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专科 | 公办 |
30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 福建省 | 厦门市 | 专科 | 公办 |
31 |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福建省 | 泉州市 | 专科 | 公办 |
32 |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 | 福建省 | 三明市 | 专科 | 公办 |
33 |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宁德市 | 专科 | 公办 |
34 |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福州市 | 专科 | 民办 |
35 |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厦门市 | 专科 | 民办 |
36 |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厦门市 | 专科 | 民办 |
37 |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专科 | 公办 |
38 |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 福建省 | 漳州市 | 专科 | 公办 |
39 |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厦门市 | 专科 | 民办 |
40 | 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厦门市 | 专科 | 民办 |
41 |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漳州市 | 专科 | 民办 |
42 |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漳州市 | 专科 | 民办 |
43 | 武夷山职业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南平市 | 专科 | 民办 |
44 |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 福建省 | 漳州市 | 专科 | 公办 |
45 |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泉州市 | 专科 | 民办 |
46 |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泉州市 | 专科 | 民办 |
47 |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厦门市 | 专科 | 民办 |
48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福建省 | 泉州市 | 专科 | 公办 |
49 |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专科 | 公办 |
50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泉州市 | 专科 | 民办 |
51 |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福州市 | 专科 | 中外合作办学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溯源于1866年创办的中国近代官办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船政学堂,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学堂曾培养出严复、邓世昌、詹天佑、陈季同、萨镇冰等一大批仁人志士,是中国近代教育、科技、军事、文化的发端。
学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学院,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A类院校。现设有航海技术系、轮机工程系、汽车运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道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交通经济系、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外语系、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成人与继续教育部等14个教学单位,招生专业涵盖当今公路、海运等领域技术与管理专业及新兴的经济社会建设急需的7大专业群、52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2000多人。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交通,面向社会,秉承船政学堂“精益求精、密益求密”的教育质量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育人思想;坚持厂校一体、工学结合的“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坚持科技和人文相结合,培养爱国情操的教育目标;坚持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办学精髓,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即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体,以职业培训和科技服务为两翼,形成了“以工为主、依托行业、产学结合、厚德强技”的办学特色,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够满足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在福建省高职院校名列前茅,引领着福建省高职教育的发展。
学校现有教职工837人,专任教师596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23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并大量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已建成一支具有专业理论水平高、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各专业的实验实训中心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现有校内实训基地86个,实验实训室21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99个,其中,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4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52亿元。拥有馆藏图书约16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03万多册,电子图书60多万册。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基地在我校落成,总投入1170万元。
学校积极依托行业企业,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先后与国内外488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积极实施“现代学徒制”、“福建版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汽车服务与维修、船舶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个专业被列为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3个专业试点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组建了福建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福建省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使校企合作实现了深度融合。
学校专业建设成果丰硕。在我省2012-2013年首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评估中,学校18个专业排名全省第一,进入前3名的有29个。目前,共获各类省级以上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示范性专业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4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9项。
学校重视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设有10个院级研究所、1个研究中心、10个科技服务团队、1个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应用技术工程中心;获得各级科研与课题立项220项,获国家专利授权专利28项,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校内职业资格鉴定站具有51个职业工种的鉴定考核资质,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获取率达98.7%,位居省内高职院校前列。发挥交通运输部交通行业特有工种鉴定站、国家海事局认证的海船船员教育培训机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福建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福建省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福建省首批继续教育基地等平台的作用,为行业和社会提供科研技术服务和培训,承办各类赛事。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办学。作为首批对台先行先试校,与台北城市科技大学等20余所台湾职业院校签署了交流合作意向书,全面推进开门开放办学。与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BSK德国大学联盟)合作实施毕业生赴德专升本和攻读硕士学位项目;与长沙理工大学、集美大学、长安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合作开办本科学历教育,为广大学子构筑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学识水平的立交桥。
随着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认可度也得到大幅提升。近年来,学生踊跃报考我院专业志愿,录取率、报到率均高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连续三年就业率都高达99%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0%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良好的品牌效应使学校形成了报考率高、录取分数高、报到率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的良性循环。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84年的漳州职业大学,2002年4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是漳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职院校,现有专兼职教师9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30多人,“双师”素质教师64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3万人。设置有10个二级学院和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成人教育部等教学单位;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物流管理、数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50个以工科为主,文、经、管应用科类协调发展,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专业。
教学成果
学校现有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6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专业2个,省级精品专业7个,省级示范专业12个,省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3个,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位列全省第一的专业18个;高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1个;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8本,特色工作页19本;省级高职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2个,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7个,省级“二元制”改革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1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6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
技能竞赛
2004年以来学校学生获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等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及以上达220多项,获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及以上达500多项。近年来,学校先后承办了2个“国赛”项目、50多个“省赛”项目,获得“国赛”一等奖8个,二等奖27个,三等奖43个;“省赛”一等奖114个,二等奖80个,三等奖47个。
实训基地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7个,省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6个,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有电子、食品加工、数控、物流、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校外实习基地410多个,配置纸质图书93.4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拥有福建省规模最大、鉴定工种最全、鉴定人数最多,并具有高级技师鉴定资格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鉴定项目和鉴定工种涵盖了学校所有专业领域。
对外交流
学校不断拓宽办学渠道,与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及台湾地区有关技职院校和行业协会,在联合办学、师资培训、先进教育理念、管理理念、课程及职业资格标准引进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并率先在全省建立戴姆勒奔驰铸星教育项目,进一步提升办学能力。
产教融合
在漳州市政府的重视牵头下,学校以内涵建设为主线,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万利达集团、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00多家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了由政府、企业与学校三方参与的“漳州市校企合作委员会”,大力推行订单培养和工学结合,先后在19个专业实施订单培养,在每个专业实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迄今已为社会输送了5万多名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欢迎。
主要荣誉
学校办学成效受到上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赞扬。2002年获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被确定为全国承担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90所高职院校之一;2004年成功通过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2015年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第二轮评估;2005年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10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2年6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14年5月获评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学校在“2012-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高职组)”中位居全国高职专科院校第18位;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CASE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高职专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排名第90位。
宁德所有的高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宁德师范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宁德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为全日制专科院校。
衢州有1所专科学校,即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集人文、机电、化工、医学、经济和艺术等学科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宝鸡本科大学只有1所,即宝鸡文理学院,该校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宜春本科大学只有1所,即宜春学院,该校是一所综合性公办本科高校,是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是江西省唯一一所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招生专业有思想政治教育、边防管理、边防指挥、消防指挥、警卫学、公安情报学、涉外警务、警务指挥与战术、公安政治工作、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等。
成都所有的专科学校共有29所,名单分别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民办四川天一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
赤峰有3所专科学校,名单分别为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赤峰职业技术学院、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公办专科院校。
济宁本科大学共有3所,名单分别为济宁医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其中济宁医学院是是一所以医学教育为主体,涵盖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省属本科高等医学院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韶关有1所本科大学,名单为韶关学院,该校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属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地方院校教育国际化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朝阳有0所本科大学,仅有1所专科大学,名单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该校一所涵盖教育、装备制造、矿物、电子信息等多个专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有32所本科大学,名单分别为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昭通学院、保山学院等。
通化本科大学只有1所,即通化师范学院,该校前身为通化师范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9年成立的辽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58年改为通化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通化师范学院。
雅安的高校有2所,名单分别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其中四川农业大学是由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厦门市的本科大学共有7所,名单分别为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医学院、厦门华厦学院、厦门工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其中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医学院为公办本科院校。
重庆专科学校共有39所,名单分别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等。
包头的高校共有5所,其中包括本科学校1所,专科学校4所,本科院校名单为内蒙古科技大学,专科学校名单为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阜阳本科大学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阜阳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其中阜阳师范大学被誉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固原有1所本科大学,即宁夏师范学院,该校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院校,是自治区教育厅和固原市政府共建单位。
镇江有4所本科大学,名单分别为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其中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为公办本科大学。
鄂州的专科学校有1所,即鄂州职业大学,该校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同时也是一所湖北省唯一参与部属高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对口共建的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