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志愿  》 高考问问  》 正文

安康高校有哪些 2020安康高校名单一览表

聚志愿 2020-05-26 20:16:59

一、安康高校有哪些

安康高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

1.安康本科学校名单【1所】

序号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办学层次
1安康学院陕西省安康市本科

2.安康专科学校名单【1所】

序号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办学层次
1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安康市专科

二、安康学院简介

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安康大学,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8年8月恢复办学,1984年6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康师范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安康学院。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居秦巴之间,汉水之滨,与鄂、渝、川三省市相毗邻,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秦、楚、巴、蜀多元文化样态在此交融生辉,是宜居宜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确立了“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实施特色发展,坚定走地方化、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道路,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办学声誉明显提升,学校事业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12月,成为陕西省首批省属公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学校分为江南、江北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13亩,校舍总面积279485.01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12.0825万册、电子图书88.8527万册、中外文报刊753种,校园网出口带宽为电信联通双千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7742.02万元。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1252人,学科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医学等十个门类,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茶叶、魔芋、生猪养殖、富硒食品为特色的秦巴现代农业学科方向,以师范为特色的教师教育学科方向,以陕南民间文化为特色的人文社会学科方向,以陕南生态经济、生态旅游、汉江水资源为特色的秦巴资源保护利用学科方向。学校建有国家级农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在线开放课程16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创新创业试点学院1个,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765人,专任教师487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2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88人,“双师型”及行业工程背景教师124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国内知名作家1人,受聘为外校博导、硕导教师17人,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144人为学科首席专家、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5名教师被聘为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首席农艺师,60余位教师荣获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四个一批”、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3名教师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

学校建有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陕西富硒循环农业发展研究院、陕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12个市级科研平台和9个校级研究中心,组建科技创新团队6个。设有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3个。截至目前,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13项,科研经费4242万元;出版著作、教材343部;发表学术论文5724篇;取得国家专利112项;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哲学社会科学奖、教学成果奖等403项。《安康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地方高校精品期刊。

学校秉承“笃学、尚行、砺志、创新”的校训,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升本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20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建有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鉴定平台27个。近三年,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3项。学生在数学建模、挑战杯赛等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创新与技能竞赛和文体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200个、省部级奖399个;学生发表论文82篇,发表作品78篇,获得专利2项。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多次获得国家及省级表彰。学校面向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近三年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积极探索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先后与省市政府签订共建协议,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办学友好关系。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为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产教融合。与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波兰、新西兰、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20余所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教学科研合作等,已有多名师生通过我校合作渠道出国、出境学习深造,每年聘请多名海外优秀教师来我校讲学并开展科研合作。目前有13个国家35名留学生在我校学习。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学校将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发展,提升办学层次”主要任务,秉持“艰苦创业、团结奉献;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安康学院精神,为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品质的省内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安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安康市国家级高新区。学院于2004年由安康师范学校、安康卫生学校、安康第二师范学校合并组建,组建初期实行分校区办学。2010年,学院在高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新校区,规划投资7.5亿元,累计投资8亿元,于2016年8月基本建成并整体迁入。2016年9月,一次性实质性整合安康技师学院、安康市技工学校、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安康分校、安康工业学校、安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安康市军转培训中心、安康市供销培训学校等市直7所职业教育院校,实行集中统一办学,2017年整合安康市农广校,真正成为一所融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全日制学历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兼顾的具有综合办学功能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占地面积550亩,校舍面积21.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有校内、外专业实验实训室、实践基地各100多个,教学用计算机1500余台,馆藏图书40余万册。现有教职工604人,专任教师432人,其中正高(教授)职称7人,副高职称134人,硕士学位80人,“双师型”教师285人,有国家级技能大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技能大师各1名,省、市专业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委、副主委或教育学会理事、会员80余人,聘请兼职教师164人。

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学院内设党政办公室等15个管理机构,设技师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师范学院、工程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有三甲、三乙附属医院各1所。

学院全日制五年制、三年制高职教育共开设医药卫生、教育、工程技术等九大类30多个专业。护理、临床医学、学前教育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培育专业,形成了以医药卫生类专业为主导,以教育、工程、经贸、管理、文化艺术等多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1.4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开放教育)开设30多个本、专科专业,在册学生8000余人。学院常年面向社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项目30多个,年培训近万人次。学院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可进行30多个工种的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考核鉴定,年鉴定1万余人次。学院是省教育厅批准的省级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培训基地,是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项目培训机构,是省人社厅批准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每年开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近万人次。经安康市政府批准,在学院设安康市职业教育中心,学院牵头组建安康职业教育集团,是安康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在整合技能培训、深化全市职业教育院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十三五”时期,是我院加快追赶超越,争创一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院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追赶超越加快发展的意见》,牢固树立“学生第一、教师优先”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练一技之长、修一身厚德”的培养目标,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苦干实干,加快推进附属小学、安康市综合培训中心,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打造职教品牌,奋力实现“一年调整完善、三年争先创优、五年达到省级优秀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为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