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有10所本科大学,名单分别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等,具体完整本科大学名单见下表。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本科 | 公办 |
2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本科 | 公办 |
3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本科 | 公办 |
4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本科 | 公办 |
5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本科 | 公办 |
6 | 内蒙古财经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本科 | 公办 |
7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本科 | 公办 |
8 |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呼和浩特市 | 本科 | 民办 |
9 |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呼和浩特市 | 本科 | 民办 |
10 | 内蒙古艺术学院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本科 | 公办 |
内蒙古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距北京400余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学校于1957年高起点创办,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任首任校长(1956—1968),原高教部综合大学司副司长于北辰任副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耶鲁大学博士李继侗先生来校执教并任学术副校长。党和政府从北京大学等国内十几所著名高校,选派一批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了建校初期高起点的师资队伍,带来名校积淀悠久的治学传统和崇高大学精神,为学校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办学基础和优良学风校风。
学校于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一省一校”),2016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流大学建设支持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
【机构、学科与专业设置】学校由校本部、交通学院、满洲里学院构成,另设有1所新机制新模式独立学院——创业学院。校本部设有21个学院。
学校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拥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态学、化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中国史入选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现设有94个本科专业,有121个本科教学实验室、97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现有4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西部卓越基层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门国家级精品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现有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人才培养】全校有各类在校生27132人。其中,本科生16051人、博士研究生782人、硕士研究生6058人,校本部本科生14026人、博士研究生782人、硕士研究生5760人、来华留学生年接收量近800人。在校生中,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30%左右。建校以来,先后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刘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赵进才等一批杰出校友。
【师资队伍】全校有在编教职工1957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266人,教授266人、副教授450人;校本部有教学科研人员1098人,具有博士学位比例占73.6%,教授256人、副教授387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9人,“”青年项目1人,全国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9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42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126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252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研究团队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团队,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14个、教学团队26个,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18个。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
【科学研究】学校拥有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另在蒙古学、民族学、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等学科领域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级重点研究平台11个;有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42个(理工科32个、人文社科10个)。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完成理工科国家和部委科研项目462项、新获批立项520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自然科学重大重点项目61项。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科研项目711项、新获批725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33项;共获准人文社科类项目1128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6项、重点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2项、重大委托项目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286项(其中,一等奖17项)。基于Web of Science统计结果,2020年学校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增长到2012年的7倍。
【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在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建设、能源与新材料、矿物资源利用、生物医药、食品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民族文化大区强区建设、战略决策与咨询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面向地方发展的贡献度与日俱增。实现了牛羊繁殖生物技术体系的完善与产业化应用,建立了牛、羊和骆驼生态养殖新模式,开展肉乳产业结合的肉牛产业模式研究与试点推广示范,与地方优势企业合作开展肉牛提纯复壮与奶绵羊品系繁育工作;集成草地适应性放牧利用技术、退化草地综合改良技术和刈割草场持续利用技术,进行了现代家庭牧场生态畜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内蒙古“一湖两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提出中国北方退化河湖水生态修复、水资源调控和生态系统多功能维持方案与对策;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解决马铃薯行业产业中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在传统蒙药基础上,利用现代药学技术开发创新蒙药;针对原矿杂质矿物质提纯分离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了系列膨润土深加工专利技术;针对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开发了合成气制异丁醇关键催化剂和核心技术工艺;为自治区发展战略性新兴光伏产业、建设光伏小镇与现代农牧业融合示范基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开发出国内首款蒙古语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系统、支持多字体的蒙古文OCR系统、蒙汉机器翻译系统、蒙古文与西里尔蒙古文相互转换系统、蒙古文手写识别系统等。发挥民族学等人文学科优势,参与自治区民族文化建设。与地方政府共建契丹辽文化产业化研究中心,助力契丹辽文化申遗与地方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为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学校着眼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研究,成立了“蒙古国研究中心”、“中蒙俄经济研究院”以及与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共建“内大智库”,2017年学校入选“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蒙古学研究中心、蒙古国研究中心先后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
【国际交流合作】学校与国(境)外的10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师生国际合作交流日益扩大和深入。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设有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与日本爱知大学合作设有中日共同GIS应用与地域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与英国华威大学合作设有中英企业数字实验室。学校设有蒙古国研究中心、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呼和浩特中日交流之窗,与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合作建有孔子学院。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留学生汉语预科培养基地、国家汉办来华留学生新汉语水平网考考点,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学校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年接收来自亚、欧、美、非四大洲的蒙古、俄罗斯、韩国、日本、柬埔寨、老挝、孟加拉、泰国、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卢森堡、乌克兰、西班牙、英国、美国、多哥、津巴布韦、科特迪瓦、摩洛哥、尼日利亚、赞比亚等32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近800人。
【办学条件】全校占地面积3801.5亩,建筑面积84.9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21亿元。其中,校本部占地面积1851.51亩,建筑面积70.2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62亿元。图书馆是国家教育委员会民族学科蒙古学文献信息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和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联合目录项目B级成员馆、省级中心馆,全校印本文献348.93万册(校本部308.0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02个、电子图书70.87万种、全文电子期刊6.83万种。校园网覆盖全校教学科研单位和办公与生活区,校园网络中心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内蒙古地区主节点。
【办学目标】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特别是考察内蒙古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双重任务”办学基本方针,秉承“求真务实”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扎根边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内蒙古大学与社会投资方合作,于2005年开始筹建、2008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并在当年开始招生的一所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2012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审查批准,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学院位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毗邻南湖湿地公园和内蒙古大学南校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学院依托内蒙古大学综合办学优势,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有艺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6个二级学院,开设了绘画、动画、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科学、汽车服务工程2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现代传媒、文化创意为特色,以商学为重点,文、理、工、经、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900余名。
学院以内蒙古大学师资为基础,自有专任教师为骨干,社会行业专家为补充,形成一支层次高、结构优,业务水平与师德师风相融,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并重,且富有创新精神、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院之初,内蒙古大学选派知名学者和教授,承担创业学院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学院面向社会广纳贤才,不断引进有活力、高素质的专任教师。
学院实行了优秀学生可以攻读内蒙古大学辅修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制度(双学位制度)。2009年12月被内蒙古大学批准参与并正式实施《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学院和美国圣马丁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培养会计学专业本科生。
学院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30%的在校生每年可获得该项奖励。优秀学生奖学金设四个等级:特等奖学金每生4000元/年,一等奖学金每生2000元/年,二等奖学金800元/年,三等奖学金500元/年。
学院坚持“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立足内蒙古,面向全中国,服务全社会。学院秉承内蒙古大学“求真务实”的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坚持创新引领,内涵提升,特色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核心,建设位于中国正北方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应用型大学。
四川所有的高校共有126所,名单分别为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
朔州有2所专科学校,名单分别为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中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朔州市人民政府创建和管理的属于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
荆门的专科学校共有1所,名单为荆门职业学院,该校是湖北省、荆门市两级人民政府重点支持、重点建设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阳泉所有的高校共有3所,名单分别为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阳泉职业技术学院、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为一所全日制本科大学。
2020年山西高考时间安排为7月7日至8日,具体考试科目时间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辽源高校只有1所,即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辽源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
哈尔滨的高校共有51所,其中本科27所,专科24所,名单分别为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
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专业有供用电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
焦作的专科学校共4所,名单分别为焦作大学、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其中只有焦作工贸职业学院为民办专科学校。
安康有1所本科大学,即安康学院,该校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
张家界有1所本科大学,名单为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该校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确认,由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吉首大学采用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独立学院。
德阳有2所本科大学,名单分别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其中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是全球办学规模最大的飞行培训机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以飞行训练为主的学校。
2020年佛山高考时间为7月7日至8日,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辽宁有64所本科大学,名单分别为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等。
泸州有2所本科大学,名单分别为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其中西南医科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临沂专科学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沂职业学院,其中临沂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抚顺所有的专科学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
玉林所有的高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玉林师范学院、玉柴职业技术学院,其中玉林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延安本科大学只有1所,即延安大学,该校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陕西省一本招生院校。
武汉专科学校共有37所,名单分别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职业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工贸职业学院、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