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湛江本科学校名单【4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广东海洋大学 | 广东省 | 湛江市 | 本科 | 公办 |
2 | 广东医科大学 | 广东省 | 湛江市 | 本科 | 公办 |
3 | 岭南师范学院 | 广东省 | 湛江市 | 本科 | 公办 |
4 |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 广东省教育厅 | 湛江市 | 本科 | 民办 |
2.湛江专科学校名单【2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 广东省教育厅 | 湛江市 | 专科 | 民办 |
2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广东省 | 湛江市 | 专科 | 公办 |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08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9年被广东省列为国家限额指标内的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获批设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5月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6年1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9年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进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简称CWUR)和美国权威的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两个著名权威榜单。
学校总面积近1900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养老产业研究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生命文化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部)。
学校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攀峰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5个。设有普通本科专业33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6省和港澳台地区招生。
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2个,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1个。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5个临床专科)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9个临床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4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289人,博士生导师48人,硕士生导师751人,双聘院士1人,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2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学校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8人,广东省教学名师5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省“特支计划”人才2人,“扬帆计划”32人,南粤杰出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60人次,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中医5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
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专门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现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2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合作教学机构遍布我省各地,形成了良好的校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有湛江校区和东莞校区两大科研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1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是“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湛江市医药产业联盟”、“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等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牵头单位或会长单位。近五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05项,其中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EI 收录论文 1299 篇,出版学术著作47部,获国家专利授权60件,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项。
学校网络是广东教育科研网湛江地区汇接中心,全面覆盖湛江、东莞两校区和直属附属医院,校内数字信息点超过3万个,建设有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185.38万册,电子图书142.77万册,电子期刊4万余册,音视频9110小时,订有及可使用的中外文数据库33个。《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爱尔兰、德国、芬兰、波兰、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3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交流合作。先后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师生参与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活跃度逐年提高。学校于2010年起招收港澳台学生,目前已启动本科专业(中文授课)外国留学生招生工作。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仁爱教育厚德,校院协同精医,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的特色,获得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得到张德江、胡春华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充分肯定,称赞学校是“基层医生的‘摇篮’”。
岭南师范学院(原湛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学校1904年始设师范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
在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历程中,学校肩负兴学育人的办学使命,凝练了“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的校训精神,坚持“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应用人才,为粤西地区乃至广东省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学校2000年成为全国第一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6年列入广东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高校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7年被推选为广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并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校”“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广东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科专业齐全,构建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设有18个二级学院,建有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教育学、化学)、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课程与教学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汉语言文字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校级攀峰学科3个、优势学科6个、特色学科3个以及校院共建学科8个。现有本科专业67个(其中师范类专业33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汉语言文学和化学)、省级特色专业6个。师范专业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培养类别,形成了门类齐全、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学校面向全国18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3000多人。
优化办学资源配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校本部占地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224万册、中外文纸质现期刊1937种、电子图书142.8万册、电子期刊13.29万册。建有“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基地2个及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师资、幼儿园园长、学前教育师资等省级师培基地4个和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1个,广东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化学教学提高型重点实验室等省级教学平台14个。建有省级智库1个(中国-东盟教育文化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特殊儿童心理评估与康复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广东省热带特色资源植物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粤西资源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粤西海鲜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辣木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粤西特色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粤西地区太阳能特色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清洁能源材料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粤西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协同创新培育平台1个(粤台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清洁能源材料化学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3个(广东高校新材料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高校植物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高校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省级重点提升平台1个(广东高校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研究开发中心),广东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粤西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个(广东省热带特色资源植物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暨港澳台合作科研平台1个,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1个,湛江市重点实验室4个。设有教育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岭南文化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3个及研究所60个。
以优师为本,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00多名,其中教授150多名、博士320多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约40%,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约90%;“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51人,28名教师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58名教师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21人被遴选为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9人被遴选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1人被评为省级“强师工程”资助对象。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负责任、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着重推行“教学研做”互动合一,培养具有驾驭课堂的教学力、体验反思的教研力、协同创新的实践力、心志专一的坚持力和为人师表的引导力的“五力型”优质教师。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及省级学术科技、专业实验、师范生技能、体育竞技、外语口语、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逐年增长,就业率居省内高校前列,毕业生扎根粤西,挺进珠三角,深入京、津、沪、宁、藏等地就业,被国内主流媒体誉为“粤西过江龙”和“援藏良驹”。
协同创新和育人,加强国际交流与校地合作。注重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1998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培训长短期留学生600多人。同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新西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印尼、泰国、韩国、越南和港澳台地区的50多所境外高校和教育机构以及近30所中小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合作、教育培训、教师互聘和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活动,每年300多名学生出国学习、实习和研习。与亚洲潜水联合会合作举办“亚洲潜水学院”,与粤西六大水产商会合作举办“水产国际商务学院”,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作举办以中国武术和体育康复保健为特色的孔子课堂,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哲学研究院联合成立“中白哲学-文化研究中心”。学校被命名为“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驻地部队等各类单位紧密联系,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法律与政策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在积极拓展办学资源的同时,不断提升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当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校坚持“错位竞争、内涵发展、特色兴校”的发展策略,立足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以争取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核心目标,大力推进“新师范”建设,实施“强师工程”“质量提升工程”“体制机制改革工程”“资源配置优化工程”“民心凝聚工程”“党的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淮北所有的专科学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置、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2020年惠州高考时间安排为7月7日至8日,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惠州所有的专科学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昭通所有的专科学校只有1所,即昭通卫生职业学院,该校是昭通及周边地区唯一从事医学职业教育的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威海有3所专科学校,名单分别为威海职业学院、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其中威海职业学院是一所由威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马鞍山的高校共有6所,其中本科学校3所,专科学校3所,名单分别为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学院、皖江工学院、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鄂州没有本科大学,只有1所专科院校,即鄂州职业大学,该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
咸阳专科学校共有6所,名单分别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吉安的高校共有2所,名单为井冈山大学、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其中井冈山大学是一所融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
洛阳所有的高校共有7所,名单分别为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2020年天津高考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10日,具体考试科目时间为7月7日9:00- 11:30语文,15:00- 17:00数学,7月8日15:00一16:40英语,7月9日物理、思想政治、化学,7月10日历史、生物、地理。
2020年河南高考具体考试科目时间为7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7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芜湖的专科学校共有5所,名单分别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娄底有1所本科大学,名单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该校位于湖南省湘中新城—娄底市,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聊城所有的专科学校只有1所,即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是一所专科层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首批“山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舟山所有的高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浙江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新乡有7所本科大学,名单分别为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学院、河南工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莱芜的高校共有1所,其中本科学校0所,专科学校1所,名单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乌鲁木齐的高校共有27所,名单分别为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工程学院、新疆警察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等。
抚顺所有的高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抚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