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大专院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其中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备案,由佛山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1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省 | 佛山市 | 专科 |
2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省 | 佛山市 | 专科 |
3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省 | 佛山市 | 专科 |
4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 广东省 | 佛山市 | 专科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3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管理、省市共建、顺德区政府投资兴建的地方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环境优美、设施良好、制度健全、管理科学,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节能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或奖励,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的前身是1994年12月成立的顺德永强成人学院。2002年7月,顺德师范学校(1924年成立)和顺德成人卫生中等专业学校(1958年成立)合并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学校迁入位于德胜东路的新校园。
2005年12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高等职业院校立项进行建设,并于2010年通过验收。2009年9月,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第一批立项建设单位,并于2013年11月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2016年,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学校现设有10个二级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应用化工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共有专业49个,其中国家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制冷与空调技术、家具艺术设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工业设计、烹饪工艺与营养)、广东省示范性专业8个(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家具艺术设计、会计、工商企业管理)、广东省重点专业3个(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应用英语)、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3个(园林技术、工业分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第一批省级一类品牌建设专业2个(制冷与空调技术、家具艺术设计)、第二批省级二类品牌建设专业5个(计算机应用技术、药学、金融管理、展示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学校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3项。共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项目9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广东省高职教育精品开放课程5门,广东省高职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环境优良。学校建筑面积超过5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超过12.36亿元人民币,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2亿元。拥有校内实训基地19个,实验实训室197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9个。学校有校外实训基地541个,其中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3个。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高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等各类场馆。
学校共有21个科研平台,4个技术服务平台。科研平台中以学校为第一申报的平台有16个,其中省部级6个,市厅级12个。获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11项(含主持7项)、主持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项。横向项目累计到账经费达到了4475.32万元。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奖7项。获专利授权38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5件,实用新型专利247件,累计有34项发明专利实现了转化。
全校教职工总数924人,其中高级职称263人。现有专任教师730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4人,南粤优秀教师6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7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6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5人。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5703人,成人教育在读学员2915人。获国际奖项德国红点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120个、二等奖198个,位居全国全省前列。2016年,获评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2017年高考招生,我校在顺德区以外录取的新生,高考成绩100%高于全省二本分数线,顺德区内考生分数线也接近全省二本分数线。学校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高于98%。2014年,获评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
学校国际化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和机构保持了友好合作关系。与马来西亚UCSI大学合作共建的马来西亚UCSI大学顺峰烹饪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烹饪学院,开创了中国烹饪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先河。与世界酒店管理知名学府——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合作,联合培养高水平酒店管理专业人才。2017年,国务院侨办批准在我校设立“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国内仅有3家),这是对我校近年来餐饮教学及面向国内外的餐饮文化交流活动成效和影响的充分肯定,为我校烹饪专业教学及中国烹饪学院建设赢来了更大国际化发展空间和机遇。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共建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中心建成后,将以德国工业4.0技术与理念为指引,通过工业4.0示范工厂和示范线建设、展览展示、技术实施与服务等开展高端技术研究、技术推广与服务等活动,以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带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形成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顺德以及珠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产业、工厂自动化与智慧工厂等产业优化升级。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校现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佛山市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总部单位,佛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园区校企协同合作育人联盟理事长单位,佛山市职业教育学会牵头单位。
学校坐落于三水国家级工业园区腹地,校园总占地面积962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政府总投资11.8亿元。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经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六个二级学院。专业布局重点面向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有智能制造、汽车技术、光电技术、信息技术、食品饮料、经济管理、金融服务、旅游管理、艺术设计九大专业群,共35个专业(方向),形成了以工为主,文、管、经、艺术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生均教学设备值达到1.5万元。
学校秉承“修身 笃学 长技 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德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策略,围绕“立足地方、服务企业、质量为本、校企联动”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佛山市和珠三角经济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智能制造”、“光电技术”2个优势专业群;打造“汽车技术”、“信息技术”2个特色专业群。“十二五”建设期间,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光伏工程技术2个专业获中央财政支持立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2个专业实训基地获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实训基地。机械设计与制造等5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机电设备维修等5个专业实训基地为省级重点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等7个专业获得广东省一类、二类品牌专业称号。
学校全面实施校企双元、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园区校企协同合作育人联盟和园区产教合作中心,投入近千万元,建设服务工业园区的中小企业混合云计算服务平台;组建6个园区协同创新平台、4个园区协同育人平台。自示范校建设以来,学校获得省级协同育人平台项目1项、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省级专业资源库1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与一汽大众、长安福特、美的集团、佛山铁投、海尔集团等15家大型企业合作开设冠名订单培养班;与美的集团、伊立浦电器、澳美铝业、新昇电业等开设成人大专学历教育订单式培养班;建立了4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15个校内综合型实训基地(中心),学校每年为知名企业召开招聘会并推荐优秀毕业生。
学校重视面向社会的培训工作,与企业共建22个现代学徒制订单班;承担、参加广东省产业工人圆梦计划“1000”项目,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达到近1000 人,面向企业、社会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全年承接各类培训5万人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6100 多人次,其中面向社会开展的技能鉴定达到3500 多人次。
学校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与欧美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院校开展合作交流,成功引入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与佛山市中德工业服务区合作,成立了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德职业技术培训学院,成为广东省重点建设的6大品牌之一,并率先与全球知名企业——德国KUKA集团联合建立机器人应用技术与培训中心。
学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较好成效。据统计,学校在2014~2017年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7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4项;省级奖项318项。2015年全省80所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成绩综合排名中,我校名列第5位,同年我校共选派34支队伍参加广东省职业技能竞赛的18个比赛项目,6支参赛队伍进入国赛,并全部获奖,获奖率高达70.59%。其中,“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项目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第一名。2017 年我校国赛获奖数量在全国排名第29 位,省赛获奖项总数在全省18 所一流校建设单位中排名第10 位。
学校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2014~2017年连续四年新生报到率达到90%以上,全省排名第二,2017年招生工作中,普通高考文、理科第一志愿投档率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率态势喜人,据省教育厅统计,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03%,在全省155所院校中排名第18位。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专业对口率82.67%,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按照培育工匠精神的要求,培养一大批深受社会好评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淮安的大专院校共有5所,名单分别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青海的大专院校共有8所,名单分别为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警官职业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
汕尾的大专院校只有1所,即汕尾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一所由汕尾市人民政府创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院校。
淮北公办大专只有1所,即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淮北教育学院、淮北矿务局职工大学、安徽电大淮北分校合并组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
咸阳的大专院校共有6所,名单分别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孝感本科学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湖北工程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其中湖北工程学院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首批湖北省 2011计划高校。
2020年甘肃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和理综,考试时间安排在7月7日和8日进行。7月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7月8日分别考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外语。
2020陕西高考总分为750分,语数外每科各150分,文综/理综满分是300分;文综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理综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乐山公办大专只有1所,即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含医药卫生、财经旅游、机械电子、新能源学科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学校。
2020年上海高考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上海高考科目没有文理科目之分,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生命科学6选3,每门计分70分,各自总分均为660分。
宣城的大专院校有1所,即宣城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坐落于安徽省宣城市,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保山的大专院校只有1所,即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该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为云南省特色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20年西藏高考考试时间7月7日至8日,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毕节专科学校共有5所,名单分别为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工贸职业学院、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长治公办大专共有3所,名单分别为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其中长治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于2000年9月由原长治职工大学、晋东南煤矿学校、长治农业学校合并组建合成,长治市政府举办的地方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珠海的大专院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珠海艺术职业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其中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
白城公办大专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其中白城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
2020年吉林高考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吕梁的大专院校只有1所,即吕梁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吕梁市人民政府管理,教学工作接受省教育厅的检查和指导的一所功能完备、设施完善、设计超前、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学院。
福建公办大专共有30所,名单分别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黎明职业大学、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