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的大专院校共有3所,名单分别为淮南联合大学、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淮南联合大学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1 | 淮南联合大学 | 安徽省 | 淮南市 | 专科 |
2 |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淮南市 | 专科 |
3 |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淮南市 | 专科 |
淮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84年9月,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位于中国较大城市安徽省淮南市,南依郁郁葱葱的舜耕山,北眺曲折蜿蜒的淮河,紧临城区交通主干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办学34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逐年彰显、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根深叶茂,奋进不止--积极打造地方特色高职院校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厚德尚学、治学至善、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为发展战略,突出服务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现代化建设一线需要的高等实用型技能人才,努力建成实用型人才培养和开放式办学格局的地方高等职业院校。
历经31年发展,学校占地面积800余亩在职教职工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15人,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258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位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现设有机电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经济学、政法与文学、外国语、计算机科学和医学8个系及电大成人教育学院、基础课部、思政部和实训中心等教学单位,承担着培养普通专科和成人本、专科学生的教学任务。目前,普通专科常设招生专业49个,“开放教育”本科专业10个,各类在校学生近万人。学校现拥有工程实训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网络技术、多媒体、机械电子、仪器仪表、化学化工、财会、语音、临床医学、解剖学、病理学和组织标本室等设备较为先进的实验室,设计功能齐全、设施一流,可满足学生实验实训的需求。
近几年毕业生当年就业签约率达到95%,连续获得“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就业质量和就业水平在安徽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准确定位,凝练特色--不断加强教学与质量工程建设
学校以提升服务淮南市转型发展战略的能力为目标,以办出特色鲜明、争创一流的高职院校为定位,助力淮南市域内的新兴产业发展和中小企业转型,在进一步增强校企合作成效上下功夫,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引领下的专业建设,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和科研服务能力提升,推动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校服务淮南地方产业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办学实力和活力得到显著增强。
整体优化,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我校围绕高职教育“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立足实际,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整体优化,改革创新。
我校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思路,将学生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拓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包括企业人员的介入、企业标准的引进、职业资格要求的融合等,把岗位群职业技能需求内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融入教学内容,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构建了“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主要采取“工学交替”和“2+1”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实践与职业岗位的密切对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我校高度重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全校19个学生社团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文体和科技活动,发挥广大学生校园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形成了以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活动周、各种竞赛等系列社团活动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内容,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珍惜荣誉,巩固成果--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声誉
建校31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先进工作集体”、“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组织奖”、“淮南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等31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筚路蓝缕沧海路,再接再厉谱新篇。淮南联合大学在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奋力崛起,全面推进学校建设,不断谱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淮南市经济、教育、文化中心地带,背靠舜耕山,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教育文化氛围浓郁。学院以工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经、管、文、医专业协调发展。2000年建院以来,学院秉承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围绕行业改革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确立“培养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和“吃得了苦、动得了手、记得住安全、说得出道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专业共同设置、目标共同确定、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编写、教学共同实施、质量共同评价”为内容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是教育部、卫生部确定的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2003年代表安徽省率先通过教育部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同年,被安徽省委评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成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高职建设院校,2014年以良好成绩顺利通过验收和个性化评估。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毕业生就业指导先进高校”、“安徽煤矿监察安全培训先进单位”、“煤炭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现有2个校区,占地625亩,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2万余人。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实践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教学与科研队伍,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受聘为学院教授。现有教职工472人,其中专任教师318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2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142人,并聘请了180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拥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6名、教坛新秀6名、模范教师5名。
学院设有能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工程管理系、经济管理系、医学系等10个教学单位,开设矿井通风与安全、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矿山机电、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矿山地质、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会计、护理等30多个专业,其中国家重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建有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省级继续教育基地、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具有劳动部门授权的通用和特有工种的高、中、初级职业技术等级鉴定资格,可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教学设施先进完备,拥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实习厂、仿真实训大楼、图书馆和校园网。建有校内实习厂1个、校内实训室130余间,建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切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院通过成立淮南矿业职教集团、专业研究所、拓展学徒制、冠名班、与企业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式,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同时在安徽五大矿业集团、合肥、芜湖、蚌埠、淮南及江浙、上海、广东等地建有9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学生顶岗实习。
学院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同淮南矿业集团、南京军区总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皖江物流、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浙能电力等90多家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多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2011 年11月11日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在视察学院时指出:“现在我们国家最缺的就是职业技术教育,办这样的学校很有特色,很适合煤矿企业的发展建设,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省委书记张宝顺、副省长谢广祥、省教育厅厅长程艺等领导先后来学院视察,对我院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
目前,在省教育厅和淮南矿业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校园基础设施、仪器设备、信息网络等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学院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阶段,全体教职工正以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为全面推进学院各项事业改革创新,争创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泉州公办大专共有6所,名单分别为黎明职业大学、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三亚公办大专有0所,仅有民办大专4所,名单分别为三亚城市职业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
河北的大专院校共有61所,名单分别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等。
西宁的大专院校共有6所,名单分别为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警官职业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2020河南高考总分750分,各科目分数是语文150分、数学(文/理)150分、外语150分,文综/理综300分,今年河南高考考试时间安排在7月7日和8日进行。
许昌的大专院校共有3所,名单分别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许昌陶瓷职业学院、许昌电气职业学院,其中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廊坊市公办大专院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廊坊卫生职业学院。
温州市没有985大学,全国共有39所985大学,其中浙江有1所985大学是浙江大学,温州是本科大学有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温州商学院、温州肯恩大学。
2020浙江高考采用省自主命题,不用全国卷,浙江是新高考改革试点地区,全部高考科目均是自主命题,高考自主命题即是各个省份可以不使用教育部编写的全国试卷,单独组织本省教师进行考试试卷的编写。
2020重庆高考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科各150分,文综/理综满分是300分;文综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综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文理总分都为750分。
2020辽宁高考用全国Ⅱ卷,即新课标二卷,全国卷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考试分为文理科,总分为750分。
2020广西高考用全国Ⅲ卷,即新课标三卷,也称全国丙卷,全国卷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考试分为文理科,总分为750分。
青岛公办大专共有6所,名单分别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青岛工程职业学院。
四川的大专院校共有74所,名单分别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民办四川天一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等。
柳州的大专院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阳泉公办大专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阳泉职业技术学院、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中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集医学、工科、管理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滨州专科学校有1所,即滨州职业学院,该校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院校、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百色公办大专只有1所,即百色职业学院,该校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国务院扶贫办认定的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2020年江西高考考全国I卷,即新课标一卷,今年江西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随州的大专院校只有1所,即随州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一所综合性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