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办大专共有36所,名单分别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2 |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3 |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4 |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5 |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6 |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7 |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8 |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9 |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专科 | 公办 |
10 |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专科 | 公办 |
11 |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专科 | 公办 |
12 |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13 |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14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15 |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专科 | 公办 |
16 |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专科 | 公办 |
17 |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专科 | 公办 |
18 |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专科 | 公办 |
19 |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专科 | 公办 |
20 |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专科 | 公办 |
21 | 德宏职业学院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专科 | 公办 |
22 |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23 |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专科 | 公办 |
24 | 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专科 | 公办 |
25 | 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 | 应急管理部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26 |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27 | 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28 |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专科 | 公办 |
29 | 大理护理职业学院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专科 | 公办 |
30 |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31 |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32 | 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33 | 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34 |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35 | 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专科 | 公办 |
36 | 曲靖职业技术学院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专科 | 公办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工、管、文、商、艺并举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云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院校、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52年,长期积淀形成优良的工科办学传统和浓郁的工程文化氛围,工程应用特色鲜明,形成了丰富的优质工科办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较高,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
办学条件优。学校占地1244.43亩,现有莲华、安宁两个校区。设有16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大专生19000余名,教职工近千名,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岭学者、云岭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一批优秀教师。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图书资源充足,教学资源丰富,每个专业均建成体系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拥有13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实习实训条件处于国内同类院校的领先水平,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保障。
内涵建设强。学校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获省级以上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6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现有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示范专业6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全国教指委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近年来,学校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交流,与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国的院校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资源、设备、技术和人员开展合作办学,校企合作覆盖学校所有专业。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大力推进技能文化育人,将技能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每年4月确定为“技能文化月”,营造尊重技能、学习技能、苦练技能、热爱专业的浓厚氛围,大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学生个人、团体获奖均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连续两年承办并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赛项、工程测量赛项获得一等奖,荣获教育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表彰。
招生就业好。学校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和信任,省内普高录取分数线居云南省高职专科院校前列;学校积极拓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批量就业,促进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确保本土化就业增量,积极推进国外省外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云南省就业典型经验10强高校等表彰奖励,连续十三年获得云南省高校就业工作一等奖。
社会声誉高。学校积极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升支持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单位、云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云南省校风、教风、学风示范学校等,赢得了“冶金矿业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云南高职教育排头兵”等社会赞誉,社会给予毕业生“做人诚、做事实、有闯劲”的良好评价。在历年的全国高职院校综合排名、学科竞赛排名、办学满意度测评中,学校连续保持云南省高职院校第一名,跻身全国领先行列。根据《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学校荣获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办学定位明。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融入和服务国家及云南省发展战略,继续以“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层次”的“双提工程”奋斗目标为引领,积极推进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大力推进提质创优争一流,努力建成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优质高职院校,推动学校发展新跨越,书写好新时代学校发展“奋进之笔”的新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创办的云南省地矿局职工大学。2001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2001〕83号”文批准,教育部正式备案,学校改制更名为“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实现了由成人高等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由面向地质系统办学向国土资源大行业和社会需求办学的跨越式转变,是云南省首批成立的全日制高职院校之一,也是云南省屈指可数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超过30年的高职院校之一。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学院现有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区、小板桥校区、武定校区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327亩,各类建筑总面积约10.54万平方米,形成总资产约8000余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及标本1550.16万元;图书馆馆藏文献193861册,其中图书180807册,期刊9308种,报纸及其他资料3517种。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是一所行业特点鲜明的资源类高职院校。学院独特的发展历程,造就了深厚的行业背景。三十年来,学院依托云南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始终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和国土资源的办学特色,已成为云南省国土资源类高等技术应用型及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学院现有8个教学系(部),16个专业,专业设置以国土资源类和地质类专业为主,专业的工科性和技术应用性极强。目前已形成了5大专业群,即涵盖了地质矿产勘查单位和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勘查单位主要技术工作领域的两个地质类专业群;基本配套、初步涵盖矿山采矿生产主要技术领域的采矿专业群;涵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要技术领域的国土资源类专业群;涵盖珠宝玉石企业所需的鉴定、设计、加工、营销主要技术领域的专业群;较为配套的矿山机电专业群等。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我院的地质类学历教育规模较大,地质类专业设置最为齐全。
学院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结合“大地质”、“大国土”行业需求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现有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学院努力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积极参与地矿局、国土厅等上级部门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8年,学院教师争取到横向科研课题10项,结题验收省教育厅基金科研项目3项,院级重点课程建设研究项目6项,经费475万余元。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是一所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勇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高校。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学院的职责和使命。秉承“明德尚能、学以致用”的校训,我院广大学生养成了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和层次对口率均保持在95%以上。2004年以来,学院连续五年被教育厅评为“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
学院努力构建“2+1”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运用工学交替、任务和项目驱动等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增强他们对工作岗位的实际感受,提高专业能力。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学院建有实验室34个,校内实训基地4个(其中1个为省级示范基地),校外实训基地18个。2008年,学院获得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
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咨询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结合承担地质矿产调查、评价、技术咨询、矿山开发、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资源调查、旅游及珠宝玉石产业发展等相关领域工作,大部分专业的毕业班学生参加生产项目实习实训或顶岗实习,实现了人才培养效益、社会服务效益、科学研究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是一所发展前景广阔的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矿产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已日益显著,而资源的探明与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至关重要的就是专业人才。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必然需要更多的资源类专业技术人才,这就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学院一贯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的办学思路,努力形成“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长效机制,走出了一条国土资源类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新路子,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初步统计,全省国土系统、地矿系统30%以上的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毕业于我院。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院改革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培养、引进的方式,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248人,专任教师159人,其中高级职称38人,中级职称7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37人;聘用校外兼职教师47人。已逐步形成了一支师德优良、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职业教育意识,“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较高,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较好的师资队伍,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在2008年度云南省首次省级教学团队评选中,我院地质矿产教研室获得全省3个高职专科“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之一。
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学院的综合实力已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是云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立项的两所院校之一。当前,学院共有学生3473人(其中,全日制学生3426人;成人学生473人,按有关比例折算为47人)。为适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地质类专业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学院拟在阳宗海西南岸新昆石公路旁新征土地1000亩,用于扩建校园。经过2008年的努力,现已完成首批征地手续。为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学院已经制定规划,“十二五”期间,学院在校生人数将达到12000人。
三十年来,学院分分合合、几番曲折的风雨历程,历练了“国土人”渗透在血脉中的“艰苦奋斗、负重奋进、勇于奉献”的地矿精神,已经形成学院的文化积淀和优良传统,成为学院发展的精神支柱。近年,学院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为学院完成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学院先后获得了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百所职业院校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院校”、省政府“云南地质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地矿局“五好班子”、教育厅“高校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单位”、以及“昆明市园林单位”、“省级示范院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枣庄的大专院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枣庄职业学院,其中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2020年四川高考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眉山的大专院校共有5所,名单分别为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眉山药科职业学院、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
中山的大专院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其中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
河源公办大专只有1所,即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梅州公办大专有0所,梅州只有一所本科院校,是嘉应学院,该校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备案,广东省人民政府与梅州市人民政府共建、以省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张家口的大专院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其中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莆田公办大专有1所,即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专科层次全日制工科类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高职专科人才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徐州公办大专共有5所,名单分别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2020内蒙古高考总分750分,各考试科目分值如下,文科考试科目语文150分、文科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综300分;理科考试科目语文150分、理科数学150分、外语150分、理综300分。
鹰潭的大专院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中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潍坊本科学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潍坊医学院、潍坊学院、潍坊科技学院、潍坊理工学院,其中潍坊医学院是山东省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
常州公办大专共有6所,名单分别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温州没有211大学,在浙江只有一所211大学,即浙江大学,该校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
常州没有985大学,常州的大学共有10所,名单分别为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
廊坊的大专院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廊坊卫生职业学院。
常州没有211大学,常州的大学共有10所,名单分别为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
2020年青海高考考全国卷Ⅱ,今年青海高考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湖南公办大专共有63所,名单分别为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
晋城的大专院校只有1所,即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高职院校,是山西省文明校园单位、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