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的高校共有30所,名单分别为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警察学院、大连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等,具体完整院校名单见下表。
1.大连本科学校名单【20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大连理工大学 | 教育部 | 大连市 | 本科 | |
2 | 大连交通大学 | 辽宁省 | 大连市 | 本科 | |
3 | 大连海事大学 | 交通运输部 | 大连市 | 本科 | |
4 | 大连工业大学 | 辽宁省 | 大连市 | 本科 | |
5 | 大连海洋大学 | 辽宁省 | 大连市 | 本科 | |
6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省 | 大连市 | 本科 | |
7 | 辽宁师范大学 | 辽宁省 | 大连市 | 本科 | |
8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辽宁省 | 大连市 | 本科 | |
9 | 东北财经大学 | 辽宁省 | 大连市 | 本科 | |
10 |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本科 | 民办 |
11 | 大连大学 | 辽宁省 | 大连市 | 本科 | |
12 | 辽宁警察学院 | 辽宁省 | 大连市 | 本科 | |
13 | 大连民族大学 | 国家民委 | 大连市 | 本科 | |
14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本科 | 民办 |
15 |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本科 | 民办 |
16 | 大连科技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本科 | 民办 |
17 |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本科 | 民办 |
18 | 大连财经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本科 | 民办 |
19 | 大连艺术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本科 | 民办 |
20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本科 | 民办 |
2.大连专科学校名单【10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 辽宁省 | 大连市 | 专科 | |
2 |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 辽宁省 | 大连市 | 专科 | |
3 | 大连商务职业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专科 | 民办 |
4 |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专科 | 民办 |
5 | 大连翻译职业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专科 | 民办 |
6 |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专科 | 民办 |
7 | 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专科 | 民办 |
8 |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专科 | 民办 |
9 |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 辽宁省教育厅 | 大连市 | 专科 | 民办 |
10 |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 辽宁省 | 大连市 | 专科 |
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轻工、纺织、食品、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6万余人。
学校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工程硕士、艺术硕士、农业硕士、风景园林硕士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辽宁省重点学科,并有3个一级学科被评为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学科。
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50个普通本科专业、2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其中学校获批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4个建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辽宁省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辽宁省转型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5个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多个设计类专业同时被评为A﹢级专业,进入全国相同专业前5%领先行列。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3000余人,研究生1800余人,每年招收外国留学生4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4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00余人(含外聘)。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含退休1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1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2人,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人层次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3人。
学校拥有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活性多糖开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6个部级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8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18个大连市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3个大连市社科联社科研究基地。
学校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2013年以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2项;发表研究论文4119篇,其中被3大检索收录123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21件。2012年至今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65项,其中2003、2005年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获得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2010、201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受到国务院及省、市政府表彰。
学校主办的《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辽宁省一级期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辽宁省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奖项。已被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版)》(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美国《艾博思科数据库》(EBSCOhost)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实施学校;2014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实施学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获批 “大学生工程训练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2017年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我校工程教育基础设施改善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学校是国家级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获批辽宁省转型示范高校。近年来,承担国家、省级教学改革立项18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8项,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2个,获批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创业项目选育基地1个,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近4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其中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精品教材奖9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1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9部。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服装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时装名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是原轻工业部所属8所高校中最先获得优秀成绩的学校,也是辽宁省省属高校首批获得优秀成绩的学校。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08年,有24名同学入选北京奥运会礼仪引导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近年来,我校承办了“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等五项国省级赛事。学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全国网络商务创新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等大型赛事中取得多项优异成绩。
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包括师生交流、科学研究和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学校获批国家高端引智项目7项、省市级引智项目20项,学校获批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院校和辽宁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单位。近年来,累计接收各国留学生3200余人。目前,学校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北陆先端科技大学院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校际交流本科生“2+2”项目、本科生“3+1”项目、研究生“2+1”项目、研究生“1+1+1”项目、本硕连读项目、短期互换生项目、国家公派留学等项目。2011年起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在两个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拓展了我校国际合作办学形式。
学校经过不断发展与历史积淀,形成“博学精思,笃行致新”的校训,遵循“以人为本、强化内涵、彰显特色、开拓致新”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国家和省市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将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特色突出,优势学科国内知名、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大连艺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辽宁省唯一一所综合性全日制高等艺术院校。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党和人民满意的艺术大学为目标,以“明德、精艺、崇实、尚美”为校训、以“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一切为了学校发展)为办学理念,突出实践育人办学特色,构建了“舞台上、灯光下、一生多师”的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与法国亚眠大学、泰国格乐大学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分别设立了“丝路·青春国际艺术学院”,打造了学士、硕士、博士的国内国外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中国校友会网“中国艺术类民办大学排行榜中”位居前列,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学校现有同汇路和东北大街两个校区,分别位于金普新区同汇路19号和开发区东北大街92号,交通便利,区位明显。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300亩,校园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完善,馆藏图书资源丰富,建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00余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硕士博士占比为75%以上,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占比40%以上。学校设有音乐学院、乐队学院、舞蹈学院、戏剧影视与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服装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共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49个本科和专科专业,在校生规模14000余人。
学校构建了以剧目创作为基础的“学、练、创、演、赛”一体化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辽宁电视台共建实习实训平台,师生们经常性参加央视和辽宁卫视主办的国家重大节庆晚会节目的录制、采编、导播和演出等顶岗实习实训工作;获批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个。近年来,持续打造了系列大型原创剧目——“和平三部曲”(清唱剧《汤若望》《樱之魂》、交响音舞诗画《和平颂》)、舞台剧《丝路•青春》先后登上国家大剧院和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献礼剧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原创音乐剧《追梦•青春》在大连、沈阳和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上演,通过舞台演出与网络直播创造了辽宁省100多所高校师生100余万人在线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的盛况。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辽宁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辽宁电视台等10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社会影响广泛。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学与科研成果丰硕。近5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建有省级精品课6门;承担省级教改项目80余项;音乐表演、服装与服饰设计、文化产业管理等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0个,省级奖项39个;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个,省级奖项29个。承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子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4项,省、市级课题230项,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61项,出版著作138部,优秀论文获奖199篇,各类艺术作品获奖816项。获批中国民办教育党建特色项目1项,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授予“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称号。学校文化科技创意园被文化部授予“文化产业双创扶持单位”,被科技部评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的殊荣。
学校坚守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美学精神,以“思政铸魂、立德育人、大爱情怀、守正创新”为育人理念,着力打造实践教学体系、大思政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扎根辽宁、辐射东北、面向全国的服务面向,按照“十年打基础,二十年出风采,三十年实现大艺梦”的发展规划,正在为建成“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尊重”的享誉国内外的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艺术大学而不懈努力!
阜阳本科大学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阜阳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其中阜阳师范大学被誉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固原有1所本科大学,即宁夏师范学院,该校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院校,是自治区教育厅和固原市政府共建单位。
镇江有4所本科大学,名单分别为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其中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为公办本科大学。
鄂州的专科学校有1所,即鄂州职业大学,该校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同时也是一所湖北省唯一参与部属高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对口共建的高等院校。
福建有51所专科学校,名单分别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黎明职业大学、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
海南有8所本科大学,名单分别为海南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海口经济学院、琼台师范学院、三亚学院、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荆州的专科学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荆州理工职业学院、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其中荆州理工职业学院、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公办专科院校。
安顺的专科学校有1所,即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学校前身是安顺农业学校,2002年安顺农业学校、财政学校、卫生学校、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长治的高校共有5所,其中本科学校2所,专科学校3所,名单分别为长治医学院、长治学院、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潞安职业技术学院。
莆田的高校共有2所,其中本科学校1所,专科学校1所,名单分别为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其中莆田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烟台的高校共有13所,名单分别为鲁东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烟台南山学院、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
上饶高校共有5所,其中本科学校1所,专科学校4所,名单分别为上饶师范学院、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
2020年济南高考时间安排为7月7日至10日,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在7月7日到8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选考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7月9日到10日。
白山的专科学校有1所,即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该校由原市实验职业高中、市中心技工学校、白山工业学校三所学校合并而成,2003年通过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复评验收,成为白山市唯一一所国家级重点综合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20年中山高考时间安排为7月7日至8日,中山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其中文综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综含物理、化学、生物。
揭阳的高校共有2所,其中本科学校0所,专科学校2所,名单分别为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是揭阳市唯一的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
衡阳有4所专科学校,名单分别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商职业学院,其中只有湖南工商职业学院为民办专科。
云南有49所专科学校,名单分别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等。
柳州有4所专科学校,名单分别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廊坊有4所专科学校,名单分别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