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志愿  》 高考问问  》 正文

河南所有的高校名单 2020河南所有大学名单

聚志愿 2020-06-21 10:23:13

一、河南所有的高校名单

河南的高校共有141所,名单分别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具体完整院校名单见下表。

1.河南本科学校名单【57所】84

序号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办学层次备注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2郑州大学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3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焦作市本科
4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5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6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洛阳市本科
7中原工学院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8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9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省新乡市本科
10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1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12新乡医学院河南省新乡市本科
13河南大学河南省开封市本科
14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新乡市本科
15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信阳市本科
16周口师范学院河南省周口市本科
17安阳师范学院河南省安阳市本科
18许昌学院河南省许昌市本科
19南阳师范学院河南省南阳市本科
20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省洛阳市本科
21商丘师范学院河南省商丘市本科
2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23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24黄淮学院河南省驻马店市本科
25平顶山学院河南省平顶山市本科
26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27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省洛阳市本科
28新乡学院河南省新乡市本科
29信阳农林学院河南省信阳市本科
30河南工学院河南省新乡市本科
31安阳工学院河南省安阳市本科
32河南工程学院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33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34南阳理工学院河南省南阳市本科
35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省平顶山市本科
36河南警察学院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37黄河科技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本科民办
38铁道警察学院公安部郑州市本科
39郑州科技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本科民办
40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本科民办
41郑州师范学院河南省郑州市本科
42郑州财经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本科民办
43黄河交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焦作市本科民办
44商丘工学院河南省教育厅商丘市本科民办
45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省教育厅开封市本科民办
46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本科民办
47信阳学院河南省教育厅信阳市本科民办
48安阳学院河南省教育厅安阳市本科民办
49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省教育厅新乡市本科民办
50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河南省教育厅新乡市本科民办
51郑州工商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本科民办
52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本科民办
53商丘学院河南省教育厅商丘市本科民办
54郑州商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本科民办
55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河南省教育厅周口市本科民办
56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本科民办
57郑州西亚斯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本科民办

2.河南专科学校名单【84所】

序号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办学层次备注
1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2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漯河市专科
3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三门峡市专科
4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5开封大学河南省开封市专科
6焦作大学河南省焦作市专科
7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濮阳市专科
8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9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开封市专科
10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许昌市专科
11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省焦作市专科
12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13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商丘市专科
14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平顶山市专科
15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周口市专科
16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济源市专科
17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18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鹤壁市专科
19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南阳市专科
20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专科民办
21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焦作市专科
22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23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省平顶山市专科
24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25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漯河市专科
26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南阳市专科
27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商丘市专科
28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专科民办
29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信阳市专科
30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专科民办
31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32永城职业学院河南省商丘市专科
33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34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35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36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37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38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39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河南省洛阳市专科
40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41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专科民办
42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43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漯河市专科民办
44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专科民办
45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安阳市专科
46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新乡市专科
47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驻马店市专科
48焦作工贸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焦作市专科民办
49许昌陶瓷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许昌市专科民办
50郑州理工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专科民办
51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专科民办
52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教育厅新乡市专科民办
53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河南省开封市专科
54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55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56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57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省安阳市专科
58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河南省许昌市专科
59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教育厅信阳市专科民办
60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鹤壁市专科民办
61南阳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南阳市专科民办
62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专科民办
63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河南省洛阳市专科
64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洛阳市专科
65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66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安阳市专科
67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专科民办
68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69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70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河南省南阳市专科
71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洛阳市专科民办
72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鹤壁市专科民办
73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平顶山市专科民办
74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濮阳市专科
75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驻马店市专科
76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河南省三门峡市专科
77河南轻工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78河南测绘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79信阳航空职业学院河南省教育厅信阳市专科民办
80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81河南物流职业学院河南省新乡市专科
82河南地矿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
83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平顶山市专科
84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河南省郑州市专科中外合作办学

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简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占地面积2335亩,学校建有花园校区(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和龙子湖校区(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36号),是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高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是“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高校牵头单位。

学校起源自1951年创建于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1954年更名为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1958年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并入,成立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69年迁至河北省磁县岳城水库办学,1971年更名为河北水利水电学院。1977年迁至河北省邯郸市办学,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年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2000年整建制由水利部划转河南省管理。2009年水利部与河南省政府签署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战略协议。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学校曾经三次搬迁,经历了多年边建校、边搬迁、边办学的艰苦卓绝历程,从北京到河北,最后到河南,筚路蓝缕、矢志不移,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水利电力事业,形成了“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学校设有水利学院、电力学院等24个教学单位,黄河科学研究院、水文化研究中心等113个研究机构。水利部水务培训中心、水利部电大开放教育办公室设在学校。学校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2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16年获批水利部“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学校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河南省高校分类发展为契机,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持续巩固提升本科教育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拓展国际合作办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水利电力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

学科专业布局合理。经过68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水利电力为特色,工科为主干,理、工、管、农、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现有6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包括9个国家级、省级卓越计划建设专业,15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7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1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3410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30万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包括国家部委部长、武警水电部队将军和省部级领导近20名,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吴新芬,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大学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十余项荣誉称号的孟瑞鹏,“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组建“中国蓝天救援队”的安少华等各领域杰出校友,彰显了学校“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着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王浩、周丰峻、王光谦、姚建铨等为我校双聘院士。学校现有教职工2376人,其中专职教师1707人,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3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8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模范教师3人,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45人。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学校主持、参与各类研究项目230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3项。主持参与国家项目23项,省级项目538项,合同经费100万以上横向项目12项,累计到款科研经费2.7亿多元,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3100余篇,其中被SCI、SSCI、CSSCI、EI等索引收录近2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700余部。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5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94余项,获奖层次和数量稳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学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训专业技术人才30万余人,其中培训监理人员6万余人。校属企业河南华北水利水电监理有限公司承担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勘察设计研究公司负责设计的膜结构海南三亚会展中心,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承担100余项科研开发项目,其中“地坑院”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汶川地震后,学校选派10名专家,高质量地指导完成了救灾一线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成为江油市重建样板工程之一。

三、郑州大学简介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英文简称:ZZU)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兴办,法定住所地为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学校总占地面积5700余亩,现有四个校区:主校区(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南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7号)和东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1万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含非全日制)1.9万余人,以及来自98个国家的留学生2500余人。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的办学定位,提出了一流大学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嵇文甫教授,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化学家侯德榜教授,耐火材料专家钟香崇院士,土木工程专家孙国梁教授,耳鼻咽喉科专家董民声教授,食管细胞学创始人沈琼教授,人体寄生虫学专家苏寿汦教授,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二月河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在此弘文励教。

悠久历史铸就郑大特色文化。植根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沉稳厚重,形成郑大人包容宽厚、奋发进取的优良品质;汇聚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学生来自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世界98个国家,形成多地域、多民族、多文化交流融合的文化氛围;文、理、工、医、农等12个学科门类均衡发展,形成多学科交叉、相融互补的育人氛围;传承和弘扬源远流长的特色文化,三个老校区的特色文化长期积淀与升华,孕育了“求是 担当”的郑大使命与精神,形成“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郑大校风。在强化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学校注重发挥文化引领的社会职责,努力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融合发展完成综合性大学布局。学校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各学科门类均衡发展;有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3个一流建设学科;有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7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ESI排名全球前1.77‰、化学ESI排名全球前1.93‰;ESI学术机构全球排名第740位,位列全国高校第44位。学校有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5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6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4人,教授74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91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和学术大师为引领,以“杰青”“长江”等为学术带头人,青年博士为骨干的人才队伍。中国科学院高俊院士担任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何季麟院士担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担任地下工程研究院院长,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尼克•莱蒙担任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担任历史学院、中原历史与文化研究院(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担任商学院院长,南振中先生、张海先生等执教我校。

立德树人形成完备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校本部现有51个院系,116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通过国家级认证专业1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学校先后被列入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高校。学校被评选为“2012—2014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是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滋兰树蕙,桃李芬芳,94万校友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形成独具特色的“郑大品牌”。

科技创新助推创新驱动发展。学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制定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构建创新驱动发展体系。拥有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互联网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拥有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获批筹建。拥有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等7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郑州大学药物研究院、郑州大学现代分析与基因测序中心等校级直属科研机构。五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课题)118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计1480项。学校在神舟系列宇航员出舱面窗关键防护装置研究、磁约束热核聚变基础理论研究、车用燃料乙醇生产的关键技术及开发应用研究、非开挖工程技术和装备、“一步法”固相合成半芳香的高效制备技术、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和催化工艺、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毒性减排关键技术及装备、钢纤维混凝土特定结构计算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物遗传与表观遗传研究、植物油菜素内酯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隋唐史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含科普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

国际交流与产学研合作广泛。与美国、英国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258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和普拉特维尔分校、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波兰罗兹大学、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等国外高校合作开展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印度、格鲁吉亚设立孔子学院,在美国设立孔子课堂。学校是“中俄语言文化高校联盟”创始成员,“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发起成员,“中俄医科高校联盟”成员,“南亚-东南亚大学校长联盟”成员,“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作为首批地方高校入选“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单位”。拥有微纳成型技术、细胞与基因治疗、低碳环保材料智能设计、癌症化学预防、地下基础设施非开挖技术、电子材料与系统等6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轻量化及功能化高分子成型与模具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在2018年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中名列第35位。学校牵头组建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河南省大学科技园。打造郑大工程与技术服务品牌,郑州大学建设科技集团成为河南民用建筑行业的领先企业。推进附属医院集团化发展,10家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6个,省级医学重点(培育)学科139个,开放床位数3万余张,年门诊量突破2000万人(次),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成为河南省医疗行业的“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