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的高校共有53所,名单分别为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具体完整高校名单见下表。
1.南昌本科学校名单【27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南昌大学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本科 | |
2 | 华东交通大学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本科 | |
3 | 南昌航空大学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本科 | |
4 | 江西农业大学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本科 | |
5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本科 | |
6 |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本科 | |
7 | 江西财经大学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本科 | |
8 | 江西科技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9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本科 | |
10 | 南昌工程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本科 | |
11 | 江西警察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本科 | |
12 | 南昌理工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13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14 | 江西服装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15 | 南昌职业大学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16 | 南昌工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17 |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18 |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19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20 |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21 |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22 |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23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24 |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25 | 豫章师范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本科 | |
26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本科 | 民办 |
27 | 南昌师范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本科 |
2.南昌专科学校名单【26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2 |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3 |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4 |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5 |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6 |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7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8 |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9 |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10 |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专科 | 民办 |
11 |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12 |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13 |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14 |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15 | 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16 |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17 |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18 |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19 |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20 |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21 | 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专科 | 民办 |
22 | 江西管理职业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23 |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24 |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专科 | 民办 |
25 |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 江西省 | 南昌市 | 专科 | |
26 | 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市 | 专科 | 民办 |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是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和抚州5个校区,其中前湖主校区占地面积4520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
学校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开创了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先河。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008年10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时深情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学校视察,就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发表重要讲话,并勉励学校走创新发展之路,希望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
学校现设有人文社科学部、理工学部和医学部,拥有12个学科门类的100多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和23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其中工程硕士有20个领域),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有5所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5‰。在全国第四轮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第3名。
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4481人(其中专任教师2597人,正副教授1429人),其中“双聘”院士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创新项目入选者5人、“青年”入选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2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6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2人,国家科技部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人。学校涌现了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风益等一批崇尚师德、爱岗敬业的典型。
学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35660人,各类研究生14864人,国(境)外学生963人。学校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成立了“际銮书院”,推行跨学科、跨学院培养人才的改革。2014年,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40多万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是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顺利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具备扎实的办学基础。现有1名国家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种“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4个本科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学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江西主节点单位,是江西唯一参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建设的高校。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9个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3项,直接经费首次突破1亿元,立项数位列全国第22位,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项,其中一次性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立项数并列全国高校第26位。
学校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江风益教授团队“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摘得2015年度唯一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自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首次由地方高校获得的一等奖,正助推江西打造“南昌光谷”。学校高水平科研论文取得突破,先后在Science、Nature子刊和Cell Stem Cell上发表。学校还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先后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印尼哈山努丁大学和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建有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学校与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合作共建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
进入新时代,南昌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奋力开启新时代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努力提升办学治校、服务国家地方新境界,开创“育人为本、创新驱动、实干兴校、拼争一流”新局面,书写创建高水平大学实现百年辉煌的奋进之笔。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历史沿革:197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迁往江西。1978年,华东交通大学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办学条件:学校坐落在“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南昌。学校临江怀湖、依山傍水,校内百鸟齐鸣、百花争艳、百树竞发,是一所宜学、宜教、宜研、宜居的山水学园。占地面积2816亩,各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1亿元。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234万册,电子文献233万册。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副教授6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青年长江学者”、以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双千计划”、“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170余人次。教师博士化率达51.1%。
学科专业:学校涵盖工、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学科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4个学科成为江西省学科联盟牵头学科,具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单位。50余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中1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15个专业入选省一流专业。拥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参加全省高校首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16个获评第一、13个第二、6个第三。
教育教学:学校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各类学生3万余人。2014年,学校面向基层一线多维互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推动育人理念从“本科教学”转变为“本科教育”,主体地位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从“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自2015级学生起实施完全学分制,大力推行小班化、互动式教学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卓越工程师班”“中铁国际班”等特色班级;不断更新育人理念,实施“天佑学子培育计划”,成立天佑学院,发挥天佑学院作为本科教育改革特区和试验基地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具有领袖、领军潜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培养了以“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西首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为代表的国家级奖项300余项。
科研创新:学校现拥有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水果智能光电检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级科技平台40余个。近5年来,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80余项,省级项目680余项,获各类科研经费总计4.26亿元;获得了以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江西省首个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和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为代表的一批重要奖励;拥有国家级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获2018年度江西省科技奖11项,其中一等奖4项,占全省一等奖总数的近1/5,位居全省第一;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300余篇,其中,14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获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900余项;出版论著教材580余部。
招生就业:学校面向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招生,部分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在22个分批次招生的省份中,均参加一本批次招生。近年来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生源质量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连续20年获全省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先后获评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及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位居全省高校前二。每年两成以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四成以上到国企就业,85%以上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学生毕业5年后的平均月收入、职位晋升次数、自主创业比例较全国同类高校分别高出45.9%、0.5次和1.3%。毕业生形成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干得好、上得来的“五得”交大人才特质,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开放办学: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40余所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学分转换及师生交流交换项目,合作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才。不断深化“校企、校校、校政”合作,先后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铁科院、南昌局集团公司、SGS中国、北京交大、江西省交通厅、赣州市政府、吉安市政府、赣江新区等百余个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累积接受社会捐赠总额(含实物)超1.7亿元。
党建思政:学校党委坚持将党建思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打造了以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为代表的一支工作队伍,培育了以“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项目、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为代表的一批基层组织,建立了以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示范项目为代表的的一系列工作品牌,形成了集“一院”“两季”“三礼”“四耀”“五微”于一体的思政工作体系。
社会声誉:学校是全国绿化300佳单位之一、江西省文明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江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拓展及实训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先后落户学校,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网球队、田径队、武术队多次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中摘金夺冠。连续16年获评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近5年来,系列改革经验和发展成效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30余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重要媒体广泛报道。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2013年,学校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办学”大讨论活动为先导,跑出了各项事业发展的“加速度”;2018年,又以“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开放再提升、发展再加速”大讨论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吹响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号角。华东交大人将持续秉承“日新其德、止于至善”的校训,践行“团结、求实、创新、奋进”的校风,韬略百年,追求卓越,为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知名交通大学,实现“百年交大梦”继续扬帆起航!
乌鲁木齐的高校共有27所,名单分别为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工程学院、新疆警察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等。
抚顺所有的高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湛江的高校共有6所,其中本科学校4所,专科学校2所,名单分别为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娄底专科学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潇湘职业学院,其中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
宿州专科学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其中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赤峰的专科学校共有3所,名单分别为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赤峰职业技术学院、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公办专科。
2020年郑州高考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具体科目安排7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7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新余专科学校共有3所,名单分别为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其中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专科学历文凭普通高等院校。
珠海所有的专科学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珠海艺术职业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其中珠海艺术职业学院是南粤大地上一所重要的艺术高等学府。
赣州市共有有5所本科大学,名单分别为赣南医学院、赣南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江西理工大学。
山东专科学校共有76所,名单分别为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等。
宜宾的专科学校共有1所,即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由宜宾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院校。
新乡有3所专科学校,名单分别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其中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职业院校、河南省高职教育特色校。
福建的专科学校共有51所,名单分别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州英华职业学院等。
沈阳专科学校共有19所,名单分别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广告职业学院等。
辽源专科学校只有1所,即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辽源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
滁州的专科学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其中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安徽省属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
日照所有的高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山东外国语职业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
伊犁师范大学专业有法学、贸易经济、会计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统计学等。
泸州所有的专科学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江阳城建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