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详情
宜昌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23年5月设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于2023年9月16日正式揭牌成立。学校以湖北三峡技师学院为基础组建而成,以全日制普通专科层次学历教育为主、继续教育为辅,兼有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公共实训、技能评价、竞赛集训、就业服务和创业孵化功能。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宜昌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是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人社部首批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第45、46、47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全国3D打印专业建设示范基地、全国技工教育一体化改革试点院校。多次承办国家、省市级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技能大赛。
学校位于宜昌市职业教育园,规划占地面积43公顷,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建有融媒体中心、心理健康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大学生实践活动中心等16个现代化的实践实训基地,固定资产2.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在编教职工34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128人,硕士研究生60人,省市级名师工匠、技术能手39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2名,有大师工作室3个。设有教学单位8个,开设高职专业14个、中职专业16个,全日制在校学生7023人。学校2023年质量年度报告在中国职业教育质量报告抽检中居全国第8名,通过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情况评估,当选全国5G+工业互联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入选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技工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学校湖北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中期绩效评估被省教育厅评定为优秀等次,当选为宜昌市职业教育装备制造类、交通运输类教研中心组组长学校。
专业建设。学校紧贴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宜昌“3+2”主导产业需求,系统谋划高职专业设置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2024年秋季学期新增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化工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财税大数据应用8个专业。
师资队伍。2024年学校引进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18人,推行导师帮带制度。张凤姝当选宜昌市第六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名教师入围2024—2025年度宜昌市优秀高技能人才,53名教师通过宜昌市“双师型”教师评审。学校思政学科参加宜昌市中职学校国家统编教材教学竞赛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2名思政课教师获二等奖。周宓、胡玉兰、王刚、刘庆等教师参与编写了全国《旅游咨询员国家职业标准》。宋鑫被聘为第一届新型工业虚拟实训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周玉堂聘为中国劳动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并荣获全省中华职教社系统2023年度先进个人。刘飞被省公安厅评为省平安校园建设成绩突出个人。
教育教学。2024年学校组织高级教师讲授市级“生动课堂”示范课9次,各专业教师讲授校级“生动课堂”示范课328节,6位教师入选市级“生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团队。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组织学生到贝迪克凌云(宜昌)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广汽传祺、湖北三峡文旅集团等宜昌重点企业实习实训。10名学生申报并获得2024年技能高考专业技能考试满分。33名学生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录取,占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全省本科计划52.2%。旅游专业学生参加2023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通过率高达82.6%,远超全国30%的平均水平,创历史新高。 张凤姝、陈卫红老师主编的教材《设备电气控制技术》《电工基础》、《AutoCAD2020项目教程》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立项省中华职教社科研课题3个、市社科联课题2个、市职教室科研课题1个,完成人社部国家级课题结题2个、市社科联课题结题2个、市职教室课题结题2个。
人才培养。全年学校承办国家、省、市级赛事5项,赛事涵盖 14 个专业领域,224名学生参赛并获奖,获国家级赛事奖牌 14 枚、省级赛事奖牌 27枚、市级赛事奖牌 38 枚。学校师生参加省市创新创业大赛获14个奖项。7名学生获“湖北省技术能手”称号,2名学生被共青团中央认定为全国“5A级青年志愿者”,7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46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构建‘七心’模式,护航学生成长”案例入选教育部“向阳花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典型案例名单。2024年5月,中国教育电视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关爱学生内心 守护心灵绿洲》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校企合作。学校引进湖北腾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入校开展校企合作,与宜昌三峡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和湖北抖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组建融媒体专业产业学院。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经验分别在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2024年湖北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和湖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做经验交流。
社会培训。2024年学校开办企业新型学徒制、“四新”培训班19个,培训1469人,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36场次、3657人。完成9个职业工种的题库建设,入库理论试题1万道、实操125套。制作电工职业技能培训数字课程理论和实操课题151个。组织10场人事考试,考生1.9万余人次。
基础建设。学校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学生教室改造、篮球场灯光安装、停车场扩建、宿舍周边环境改造及道路硬化工程。新建3栋学生宿舍并投入使用。对大学生活动中心和社团活动中心提档升级,建成健身房、单车室、台球室、图书馆等并投入使用。一站式学生社区投入使用,开设11个窗口,为学生提供党团、学工、社团、教务等方面23项服务,截止2024年底接待参观200余人,开展学生会纳新、辅导员有约、学生捐书读书等活动100余次,参与学生1766人次。(更新于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