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公办大专共有6所,名单分别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省 | 咸阳市 | 专科 | 公办 |
2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省 | 咸阳市 | 专科 | 公办 |
3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省 | 咸阳市 | 专科 | 公办 |
4 |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省 | 咸阳市 | 专科 | 公办 |
5 |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省 | 咸阳市 | 专科 | 公办 |
6 |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省 | 咸阳市 | 专科 | 公办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创办于1950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改制升格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西北地区首家由教育部批准改制升格的高职学院。2010年1月,与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3万余名,为陕西乃至全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学院在教育部高职专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1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6年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获批立项,2005、2014年连续两届荣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中国工业优秀单位、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百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教学资源50强、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实习管理50强”、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陕西省首批示范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院党委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基层党委”,院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现是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单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全国机械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世界职教院校联盟正式会员、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附设单位、国家信息化建设试点学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教育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教育部“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建设单位、全国有色金属行业援助赞比亚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院校、“中国服务外包产教联盟”会员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百万千项目”院校。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英文:Ya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简称:杨凌职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和省部级重点中专陕西省林业学校合并组建,学院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于右任先生和杨虎城将军创建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建校84年以来,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1万多名,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省级以上奖励60多项。在首届全国高职专科“优质校”建设与评价论坛会议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中,位列全国1386所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第11名,稳居全国高职教育第一梯队。
学院地处素有八百里秦川美誉的关中平原,是我国农业硅谷、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的主要驻区单位。东距西安60公里,西距宝鸡80公里,陇海铁路、西宝高铁和连霍高速公路、西宝中线贯通东西,交通便利。学院占地1630亩,校舍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7亿元。校园网出口宽带5.2G,校园无线wifi全覆盖。拥有现代化、生产性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基地220个,校外实习基地171个,校外产学研示范基地11个。馆藏纸质图书114.86万册,其中电子期刊8621种。
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2万余名,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9269名。现有教职工908人,其中教授70名、副教授306名,具有“双师”素质专任教师490名,外聘兼职教师569名。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国家和省级突出贡献专家、劳动模范9名,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7名,各类学会评选教学名师23名,国内外访问学者9名,省级师德标兵3人,师德先进个人4名,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1人,陕西省蜂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陕西省蜂业、梨、莓类、花卉等产业体系岗位专家4人。教师先后主、参编正式出版教材500多种,公开发表论文26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100多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及科研推广成果奖43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28项,培育小麦、花椒等新品种8个,专利36项。学院科研、教研项目、经费、奖项及项目等多年来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
学院设有16个分院(部),8大类63个高职专业,3个本科联办专业。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专业6个,国家骨干专业17个,省级“一流”建设专业19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参加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3个,主持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部级和行指委精品课程27门,院级精品资源课96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设有全国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考点。设有陕西省中职校长培训基地、陕西省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陕西省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等7个基地,建有华北水电学院等5所本科院校函授站。创办有《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高职教育研究》等刊物。
三亚公办大专有0所,仅有民办大专4所,名单分别为三亚城市职业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
河北的大专院校共有61所,名单分别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等。
西宁的大专院校共有6所,名单分别为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警官职业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2020河南高考总分750分,各科目分数是语文150分、数学(文/理)150分、外语150分,文综/理综300分,今年河南高考考试时间安排在7月7日和8日进行。
许昌的大专院校共有3所,名单分别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许昌陶瓷职业学院、许昌电气职业学院,其中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廊坊市公办大专院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廊坊卫生职业学院。
温州市没有985大学,全国共有39所985大学,其中浙江有1所985大学是浙江大学,温州是本科大学有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温州商学院、温州肯恩大学。
2020浙江高考采用省自主命题,不用全国卷,浙江是新高考改革试点地区,全部高考科目均是自主命题,高考自主命题即是各个省份可以不使用教育部编写的全国试卷,单独组织本省教师进行考试试卷的编写。
2020重庆高考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科各150分,文综/理综满分是300分;文综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综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文理总分都为750分。
2020辽宁高考用全国Ⅱ卷,即新课标二卷,全国卷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考试分为文理科,总分为750分。
2020广西高考用全国Ⅲ卷,即新课标三卷,也称全国丙卷,全国卷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考试分为文理科,总分为750分。
青岛公办大专共有6所,名单分别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青岛工程职业学院。
四川的大专院校共有74所,名单分别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民办四川天一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等。
柳州的大专院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阳泉公办大专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阳泉职业技术学院、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中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集医学、工科、管理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滨州专科学校有1所,即滨州职业学院,该校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院校、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百色公办大专只有1所,即百色职业学院,该校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国务院扶贫办认定的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2020年江西高考考全国I卷,即新课标一卷,今年江西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随州的大专院校只有1所,即随州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一所综合性职业技术学院。
淮南的大专院校共有3所,名单分别为淮南联合大学、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淮南联合大学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