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有2所本科大学,名单分别为淮北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其中淮北师范大学是一所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与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淮北师范大学 | 安徽省 | 淮北市 | 本科 | 公办 |
2 |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淮北市 | 本科 | 民办 |
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1998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9年增列为省级立项建设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博士后培养单位。
学校有相山、滨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园依山而建,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校舍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中外文纸质藏书和电子文献420余万册。实验室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7000余台件,总值2.27亿元,很好地满足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现有18个学院、82个本科专业,2018年本科专业整体进入安徽省一本招生。有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10大学科门类。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现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30余人、硕士学位7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00余人。有“双聘”院士2名,“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皖江学者”讲席教授3名,青年“皖江学者”2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1名,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7名,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8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7名,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7名,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14名,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3名,省教学名师20名,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14名。
学校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实力。现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基地,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0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0余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拥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立项学科,1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级智库。近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6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0余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2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00余项,被SCI、EI、ISTP、CSSCI检索收录论文26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7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学校主办《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等刊物,并与安徽大学、安徽省古籍办等联合主办《古籍研究》(入选2012—2013年度CSSCI来源集刊目录)。2015、2016年学校连续两次进入全球科研机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中国大学百强榜(2016年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92名,师范院校第16名)。2017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论文总被引频次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23位。
学校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服务地方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与地方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培育了一批融实习教学与就业实训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构建实习、就业、创业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近3年,学生集体及个人共获得国家级奖励250余项,省级奖励1000余项。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就业满意率均在92%以上。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40所院校(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并签订具体合作协议。近3年,学校派出15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参加访学研修、学术交流和学习;接收日本长崎大学学生短期留学。
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了上级部门高度肯定和社会广泛赞誉。学校连续获批安徽省第十届、十一届文明单位,获批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并为淮北市获批全国文明城市作出重大贡献。学校多次获批“全国煤炭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26次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的“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淮北师范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
学院位于国家能源基地、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校园依山而建,芳草茵茵,花木扶疏,景色怡人。优美的校园环境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是莘莘学子读书治学、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是培养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学院依托淮北师范大学综合办学优势,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有28个专业,涵盖文、理、工、法、经济、管理、教育等学科。学院现设中文、经济、管理、外语、教育、美术、数学、电子信息、化学、生物、体育、政法等12个系及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2个教学部。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现有教职工372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99人、博士学位获得者52人。
学院面向山西、四川、安徽、江西、河南、广西、甘肃、新疆、江苏等20个省(区)招收四年制国家计划内本科生,现有在校生5479人。办学十几年来,学院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深化各项改革,在实践中初步摸索出具有学院特色的办学道路,从而以高水平的师资、规范的教学、严格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以及多彩的校园文化,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院现有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商务、应用化学)、3个省级教学团队(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环境生态工程核心课程教学团队)、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东磁电子有限公司创新实践基地、OTO创业人才孵化基地)、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项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院教务处荣获省级“教学管理先进集体”。
学院坚持“发展学生、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社会和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万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院连续两年荣获“安徽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院还为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优质资源,积极创造条件,近年来考研率均保持在10%以上,一些专业的考研率近50%,许多学生得以进入重点大学甚至名校深造。
学院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以品牌活动为抓手,积极创新活动载体,着力加强校园课外科技文化建设,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而又不断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机制。十多年来,学院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高等院校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安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等省部级比赛中,学院学子均斩获殊荣。中国招生信息网、安徽教育网、淮北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我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硕果佳绩。
2004年建院至今,学院秉承淮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博学慎思、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坚持质量和特色作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坚持“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应用型内涵建设,精心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努力培养具备合格道德水准、良好沟通能力、科学思辨方法、合理知识结构和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学生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2020年武汉高考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广东有87所专科学校,名单分别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私立华联学院等。
鞍山本科大学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师范学院,其中辽宁科技大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所冶金工业学校。
焦作有4所专科学校,名单分别为焦作大学、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其中只有焦作工贸职业学院为民办专科。
湖南本科大学共有51所,名单分别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等。
河南的高校共有141所,名单分别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
营口专科学校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其中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农林牧渔专业大类为主体的省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上海金融学院招生专业有金融学、信用管理、保险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等。
海口的专科学校共有6所,名单分别为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海南健康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晋中有4所专科学校,名单分别为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梧州本科大学只有1所,即梧州学院,该校位于广西梧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梧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多科性地方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广西大学对口支援,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
枣庄有1所本科大学,名单为枣庄学院,该校是山东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学校前身为1971年建立的枣庄市教师进修学校。
乐山本科大学共有2所,名单分别为乐山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其中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云南所有的高校共有81所,名单分别为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医科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曲靖师范学院、云南财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大理大学等。
辽源的高校共有1所,其中本科学校0所,专科学校1所,名单为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吉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新疆所有的专科学校共有36所,名单分别为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
2020年乌鲁木齐高考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滁州的高校共有4所,其中本科学校2所,专科学校2所,名单分别为滁州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潮州所有的高校只有1所,即韩山师范学院,该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广东省属本科师范院校,位于享有“中国瓷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
宜春专科学校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洪州职业学院。